找到相关内容382篇,用时13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从寺庙到教团

    、慈善团、编译团来开展利人的事业;通过修习止观,改组教团、组研究社、讲习所来实现兼利的目标;用勤修戒定慧,息灭贪瞋痴来实现自利。在鼓励个人入会的同时,也发动寺庙入会,规定了会员的权利义务。据此,实为组...

    马兆珍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070554645.html
  • 般舟三昧念佛法门及其传播

    ﹞吉藏撰:《弥勒经游意》,第三十八册。  ﹝隋﹞法经等撰:《众经目录》,第五十五册。  ﹝隋﹞智顗述:《修习止观坐禅法要》,第四十六册。  ﹝隋﹞智顗说:《妙法莲华经文句》,第三十四册。  ﹝隋﹞智顗...-5 般舟关注意要件210  表5-6 意止观者修三观212  表5-7 般舟行法的仪规与意义215  表6-1 从禅定休息的前行法探讨般舟三昧226  表6-2 从小止观的前行法探讨般舟三昧228 ...

    陈汉洲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075454696.html
  • 《摩诃止观》的实践方法探究

    流转无已。令于贪欲修习止观。极不得止故作此说。   若有众生不宜于恶修止观者。佛说诸善名之为道。佛具二说汝今云何呵善就恶。若其然者汝则胜佛。公于佛前灼然违反。复次时节难起。王事所拘不得修善。令于恶中而...教理知识作探讨。下分九节。  一、三种“止观”的知识意义之分析   《摩诃止观》为智者门人灌顶笔录成书,灌顶于 <卷一><序言>中指出智者于慧思处习得三种“大乘止观法门”,并为整理简述,此三种“止观”...

    杜保瑞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091854797.html
  • 《楞严经》解脱道之研究

    阿毘达磨俱舍论》,世亲造,唐玄奘译,《大正藏》第二十九册。  《阿毘达磨顺正理论》,众贤造,唐·玄奘译,《大正藏》第二十九册。  《贞元新定释教目录》,唐·释圆照,《大正藏》第五十五册,。  《修习止观坐禅法要》,智者,《大正藏》第四十六册。  《根本萨婆多部律摄》,胜友集,唐·义净译,《大正藏》第二十四册  《敕修百丈清规》,元·东阳德辉编,《大正藏》第四十八册。  《无量寿经宗要》,元晓,《大...

    李英德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134755106.html
  • 隋唐五代时期的天台宗

    把道教的丹田,炼气之说纳入《修习止观坐禅法要》中。荆溪湛然在《传弘决》中说:“金丹者圆法也。初发心时成佛大仙,准龙树法飞金为丹,故曰金丹。”30将圆教比作金丹,将佛称为大仙,显然是一脉相承。不过,当时...恶行比丘,反映了当时之佛教概况;还有与道教调和的色彩。  (2)、《大乘止观法门》四卷,约3.7万字。载《大正藏》卷46。  隋唐时代,中国人不知有此书,包括智顗,灌顶、湛然诸祖师在内。北宋咸平三年(...

    王赐川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221055315.html
  • 中国三论宗传承及其发展

    渐趋消沉,南派亦因受成实论压迫而未能发展。六世纪时,有僧朗出,僧朗又称道朗,系高丽人,入关师事昙济,以破小乘得梁武帝崇信,稍振三论之势,惟此时多于山中修习止观,又因当时盛行成实论之研究,故少受外间注意...论的止观方法难详(例如三论里有关止观的《中论》〈观法品〉就因翻译的文义凌乱而无法运用),不如《成实论》所说的次第可据,所以开了个方便,就用《成实》来作中观的阶梯。但一经提倡,人们便不能很好地辨别学说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143856059.html
  • 唐中期至五代时的两京天台宗略考

    和尚“口不绝诵习,心不离三昧”,看来是坚持诵习《法华经》的,并修习止观,禅诵并重。由禅诵力,引发真慧,以此智慧,除去八识浊种,转识成智,除染布净,如此自可豁万有,灭我见,从而证得无生。他还性爱幽居,...风穴匡沼(896-973)早年“习天台止观”,“玩《法华玄义》”,属于天台宗无疑,后来从临济宗汝州南院慧隅(?-952)习禅,转入禅宗门下,其弟子首山省念(925-992)亦号称“念法华”,以业精《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155556102.html
  • 天台宗简明教程(1)

    宝静法师(1899—1940),继承谛闲大师的讲席,弘传教观,著有《修习止观坐禅法要讲述》、《大乘起信论演义》、《台宗二十五方便浅说》、《法华经弘传序浅释》等,发挥天台教义颇力。另有杭州...、谛观大师的《天台四教仪》及后人的注疏,智旭大师的《教观纲宗》及《释义》,静修法师的《教观纲宗科释》、静权法师的《天台宗纲要》等,则是台宗的入门书籍。台宗的《修习止观坐禅法要》(即《小止观》)、《六...

    宋智明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252956407.html
  • 《辨中边论》探究3

    之故,使得有情对这些境界不能正确了解。  “谓慢结能障伪身见遍知,修现观时有间无间我慢现起,由此势力彼不断故。”伪身见是行者在修习止观中出现的身见。伪身见遍知为知晓伪身见的能力。许多人在修行过程中由于...最终要圆满成就的。在修学佛法过程中,要成就菩提,达到这个最高目标,有以下三种障碍:  第一,不生善法障,即不产生善法。我们修学佛法、成就菩提,必须修习种种善法。从五戒、十善到六度、四摄、三十七道品,凡是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280456499.html
  • 《辨中边论》探微(2)

    。”伪身见是行者在修习止观中出现的身见。“伪身见遍知”为知晓伪身见的能力。许多人在修行过程中由于慢结的关系,少有所得就会生起慢心,神化自我,轻视他人。   &...是菩提。菩提是修学佛法的目标,也是最终要圆满成就的。在修学佛法过程中,要成就菩提,达到这个最高目标,有以下三种障碍。   第一,不生善法障,即不产生善法。我们修学佛法、成就菩提,必须修习种种善法。...

    济群法师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282056516.html